远红外隧道式灭菌烘箱在制药及生物制品生产中承担关键灭菌任务,其稳定运行对保障无菌环境至关重要。以下是设备常见故障类型及对应处理方法,结合行业实践总结:
一、系统启动异常
1、症状:上电后无法开机或频繁跳闸
处理方法:检查电源是否符合铭牌电压要求(如380V三相电),排除缺相或零线未接问题;确认紧急停车开关是否复位;若跳闸则排查电机烧毁、加热器短路或总闸容量不足问题。
2、传送带停转
处理方法:检查变频器启动状态、传动链条是否脱落;确认红外感应探头灵敏度;排除温度联动功能未触发的可能。
二、温度控制失效
1、异常升温:加热开关关闭后温度持续上升
处理方法:更换粘合的加热接触器触点或击穿的可控硅/固态继电器。
2、温度不均或偏高
处理方法:检测送风马达是否烧毁(更换电机);校验热电偶灵敏度;更换失灵的温控仪。若高温区粒子增多,需检查高效过滤器老化情况并定期更换。
三、微生物污染风险
1、冷却段霉菌滋生
处理方法:将湿度控制在40%~60%、温度≤25℃抑制霉菌;采用冷蒸发过氧化氢(VHP)技术穿透缝隙灭菌;周期性轮换消毒剂避免耐药性。
2、热原残留
处理方法:确保灭菌区温度≥250℃且停留时间达标;定期验证热穿透效果;对接触灭菌部件的设备进行深度消毒。
四、气流与压差失衡
1、外部污染物侵入
处理方法:定期测试高效过滤器完整性(至少半年/次);优化气流设计采用垂直层流;避免洗瓶间门频繁开关破坏压差梯度。
2、悬浮粒子超标
处理方法:每年两次清洁烘箱内侧及高效过滤器导流板;每周超声波清洗输送网带;更换老化过滤器材料。
五、结构清洁缺陷
1、残留异物污染
处理方法:生产后清除玻璃碎屑;每2-3批次执行全面清洁规程;对狭窄缝隙采用专用工具拆卸清洗。
2、消毒死角
处理方法:采用微米级雾化消毒设备覆盖复杂腔体;结合人工擦拭与自动化灭菌程序互补。